新聞媒體報導

20世紀20年代中期,毛瑟兵工廠曾向中國大量出售M1896手槍。毛瑟手槍比較流行的原因是其採用木質槍套,必要時可以作為槍托使用。當裝上槍托時,槍的威力大大提高,有效射程可達229m,威力相當於卡賓槍。
   
由西班牙的Beistegui兄弟創建的BHBeistegui Hermanos)公司當時正生產手槍,他們看到中國市場上毛瑟手槍的銷售行情火爆,便於1925年仿製生產了一支類似的手槍,該槍比阿斯特拉M900手槍至少早了一年。
    BH
將他們仿製的毛瑟手槍稱為皇家牌。該槍只是在外觀上與毛瑟手槍相似,內部結構卻有著很大不同。為了簡化生產工藝及降低成本,皇家牌的槍機截面呈圓形,而不是方形,而其他毛瑟手槍仿製品(包括後來的皇家牌)則為方形。除此之外,在保留毛瑟手槍基本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其他方面做了一些局部的改動。這些改動不僅沒有影響皇家牌的可靠性,反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便於用戶維護保養。湯瑪斯·尼爾森在《世界衝鋒手槍及衝鋒槍》一書中僅用了97個字來描述如何分解組裝皇家牌手槍,而在描述毛瑟原型槍的分解結合過程時幾乎用了600字,足見這支手槍結構之簡單。
   
鑒於相比原型毛瑟手槍而言,皇家牌的內部機構有許多創新之處,因此,與其說後者是前者的翻版,不如說是一支全新設計的手槍更合適。

有關皇家牌

其實,皇家牌這個名稱早先就已用過,在此之前一位西班牙的製造商就曾為其生產的半自動手槍取名為皇家牌BH同樣借此名銷售手槍,也算是銷售策略吧。先前的皇家牌生產品質不夠好,然而對於舊中國而言,情況卻不太一樣。因為先前生產的皇家牌並未進入中國市場,加之BH皇家牌與毛瑟手槍外形相似,且生產品質不錯,價格也比德國毛瑟手槍便宜,因此,自皇家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那一天起,它便一步一步侵佔著毛瑟手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BH“
皇家牌的第一個型號僅能半自動發射,一年後(1926年)推出了能選擇半自動或全自動發射的型號,這是第一支能全自動發射的毛瑟型手槍,比毛瑟原廠產的全自動型M1932毛瑟手槍(毛瑟工廠內部編號為“712”,我國稱為快慢機)早了5年。
   
儘管全自動型皇家牌的固定彈倉容彈量只有10發,但它在舊中國的軍閥中十分流行,銷量約是半自動型的1.2倍。而當5年後毛瑟公司推出它的全自動型時,BH已不再生產皇家牌,而是推出了它的改進型號MM31

MM31手槍

1929年,BH公司設計了可選擇射擊方式的皇家牌第二型手槍,在工廠的文獻記錄中,仍稱為皇家牌,但人們通常稱之為MM31Military Mode1931)。 
   MM31
比早期的皇家牌複雜得多,它幾乎是完全仿製了毛瑟原型手槍的內部機構,包括其正方形橫截面的槍機。第二型手槍為何與第一型有這麼大的區別,其原因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樣,MM31都代表著當時西班牙手槍生產工藝的最高境界。上文提到的湯瑪斯·尼爾森寫道:第二型皇家牌手槍(MM31)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西班牙手槍生產的制高點……這些手槍均仿製於基本型M1896毛瑟手槍,與原槍相比只有很小的差別。
    MM31
共有4種型號,要想一一將其區分開來,確實要下一番工夫。
    MM31
第一種型號帶有一個固定式彈倉,容彈量10發,與其前身皇家牌容彈量相同;第二種型號與第一種型號結構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彈倉容彈量為20發。此時,皇家牌在中國已成為一個很有名的商標名稱,銷往中國市場的一部分MM31打上了皇家牌的商標,另一部分打上了超級阿樹Super Azul)的商標。
   
第三種型號的MM3l有一個很重要的改進,它不是採用固定式彈倉,而是採用可卸式彈匣,容彈量有10發、20發及303種。這種彈匣式手槍的優點是卸下空彈匣並插入滿彈匣的時間要比裝滿固定式彈倉的時間短。此種型號的MM31的彈匣與快慢機的彈匣不能互換。
   
另外,第三種MM31也是西班牙生產的毛瑟型手槍中首支採用多種口徑的型號:除了有發射7.63mm毛瑟手槍彈的型號外,還有發射9×23mm拉果手槍彈及柯爾特0.38英寸超級手槍彈的型號。不過,第三種MM31的生產總量並不大。
    1931
年底,第四種MM31上市了,與第三種型號一樣,它的彈匣也是可卸式的。同時,該彈匣可與快慢機的可卸式彈匣互換,這個特性也使第四種MM31在中國市場更進一步流行起來。除彈匣不同外,第四種型號與第三種型號完全一樣。第四種MM31僅生產了約1000支(MM31共生產約10000支),MM31的生產序號延續了皇家牌的,其起始序號大約是23000

 

最不常見的MM34手槍

BH並不是仿製毛瑟手槍的唯一生產商,1927年,溫塞塔公司(Unceta y Cia公司,最初名稱為Esperanza y Unceta,成立於19087月。1926年,公司的一個創始人退出股份,公司便更名為Unceta y Cia--譯者注)以阿斯特拉(Astra為商標推出了他們仿製的毛瑟手槍——M900。同皇家牌一樣,M900也採用了最好的材料及高標準的生產工藝。1934年,溫塞塔公司推出了M900 F型手槍,F型手槍帶有一個複雜的機械降速機構,據說能將手槍射速降至僅350發/分,這種機構不僅節省了彈藥,而且也使全自動射擊變得容易控制。為了應對競爭,BH也適時推出了帶有降速機構的MM34
    MM34
的降速機構比M900 F型手槍的要簡單,它採用一個可調整的氣缸,仔細想來,BH公司的氣壓式降速機構比溫塞塔公司的機械降速機構生產成本要低一些。
    MM34
握把左側上方有一個射速選擇杆,能調整位於握把內的氣缸口部的針形閥。與M900 F型手槍不同,MM34可選擇高射速或低射速,工廠資料表明,其射速選擇杆有3個位置。而《輕武器評論》中所用MM34的射速選擇杆有4個位置,其中一處的凹陷比其他三處的要淺,也許是使用者或某個部門自行增加了這第4個位置。
    MM34
採用西班牙陸軍的制式9mm口徑,發射9×23mm拉果手槍彈。在MM34生產之前,溫塞塔公司剛簽訂了一份向西班牙陸軍提供1000F型手槍的合同,BH公司生產的MM34採用9mm口徑,可能也是想獲得向軍方提供槍械的機會。
    MM34
的生產量非常小,在這極小的量當中,還至少有兩、三種變型槍。最早的MM34採用固定式的20發彈倉,同MM31的第二種型號相同,第二種MM34採用了可卸式彈匣,這種可卸式彈匣與快慢機的彈匣相容。
   
在尼爾森的《世界衝鋒手槍及衝鋒槍》中,有一幅MM34第一種型號的照片,它採用了固定式20發彈倉,槍身上的生產序號為32749,而本文用作測試的MM34,其機匣上的序號為32750。與尼爾森書中提到的MM34不同,測試所用的MM34的彈匣為可卸式的。其原因可能是這樣的,即序號為32749的是第一種型號的MM34的最後一支,而序號為32750的是第二種型號的第一支。
   
尼爾森在書中稱,MM34很容易識別,因為它們像湯姆遜衝鋒槍一樣,採用了帶散熱片的槍管。但本文用作測試的MM34的槍管沒有散熱片。第二個型號採用沒有散熱片的槍管可能是當時的生產規範。
   
機匣序號為32750MM34,其節套上的序號與機匣序號並不一致,造成這種序號不統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種:
   
一種可能是為了加速生產過程,將新設計的採用可卸式彈匣的機匣與早期的第四種MM31的節套元件配裝在一起組成第二型的MM34
   
還有一種可能是槍管沒有散熱片的MM34是變型槍,既然機匣序號為32750的手槍是第二型MM34樣槍,那麼有可能從來沒有製造過一支完整的第二型槍。1936年西班牙內戰開始時,BH公司停止生產手槍,許多未完成生產的手槍及零部件在工廠被庫存起來,有可能序號為32750MM34是利用這些零件組裝的,這就產生了槍管沒有散熱片的MM34手槍。

 

 

射擊MM34

所有的BH衝鋒手槍均配有木質槍托/槍套,由於無依託連發射擊時存在危險,所以在使用MM34手槍時,一定要駁接槍套連發射擊。
    首先進行的射擊測試是將射擊選擇杆置於快速射擊位置(最右側位置),平均射速1115/分(原文如此——譯者注),最少的點射數為兩發、3發或4發。
    6.4m25碼)處放一紙靶,以測定其彈頭散佈。與毛瑟快慢機一樣,MM34手槍第一發彈的彈著點在瞄準點附近,第二發彈的彈著點偏上25.4cm,第三發彈比第一發彈偏上41cm
    將射擊選擇杆放在中間位置,連續射擊,射速降至約960發/分,再將射擊選擇杆放在左側的兩個位置進行射擊,發現射速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為什麼選擇杆置於不同位置射速無明顯變化,目前還不清楚原因何在,可能的解釋是,經過75年的存放,氣缸內的空氣洩漏,所以導致測試失敗。因為無法拆開降速機構,也只能這樣推測了。

結語

BH公司的MM31MM34系列主要是為銷往舊中國市場而生產的,當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Beistegui兄弟倆應算是發明家,因為他們不是完全複製毛瑟手槍。他們的皇家牌手槍,雖然外觀像毛瑟手槍,但內部機構經過明顯改進之後,成本降低,製造容易,而可靠性卻沒有降低。全自動型皇家牌手槍更是一個創新,是自製及仿製的毛瑟手槍中第一支全自動型。
    “皇家牌MM3lMM34共生產約33000支,其中皇家牌的產量約為23000支,MM31系列約10000支,西班牙內戰中斷了MM34的生產,據工廠的不完全記錄,帶有降速機構的MM34只生產了不到50支。如果真如聲稱的那樣,降速機構能將射速降至350/分,MM34該算得上是一類新型武器。